船舶系泊安全如何“绷紧弦”?
船舶系泊是确保船舶安全停靠的关键环节,操作不当可能引发缆绳断裂等严重后果。在进行船舶系泊作业时,若缆绳承受超负荷或受到强力拉扯,能瞬间化作危险的“钢铁长鞭”。
缆绳断裂还可能导致船舶失控移位,进而引发船舶碰撞、航道阻塞、人员伤亡等险情或事故,严重威胁水上交通安全形势。
据统计,全球每年因断缆造成的伤亡事故超百起,85%源于"隐形破损缆绳二次断裂"。当承受数十吨拉力的缆绳突然崩断,其释放的动能相当于一辆时速60公里的轿车冲击力,直径32mm的尼龙缆能以每秒60米的速度横扫甲板,这相当于台风风速的三倍,被击中的船员往往连躲避的反应时间都不存在。
缆绳碎块能击穿船体钢板,对人员造成严重伤害。在血与泪的教训背后,是否存在科学规避风险的黄金法则?让我们穿透事故现场的迷雾,汲取教训,减少系泊安全事故的发生。
PART 1 | 案例分析 |
01缆绳断裂致人员伤亡
1、2023年7月2日23时33分,“弘*”轮在靠泊码头时,艏缆突然断裂,击中一名正在艏楼甲板操作绞缆机的水手头部,导致其颅脑严重受损。
2、2021年8月30日22时35分,“T*”轮在俄罗斯卡夫卡兹南锚地执行货物过驳任务时,采用了绞缆操作。然而,在绞缆过程中,后倒缆意外从船侧的开放式滚轴导缆器中弹出,并扫及大副的头部,造成其不幸身亡。
02缆绳断裂致船舶碰撞
2023年8月8日,某A轮在靠泊过程中,因船尾拖轮提供的拖缆突然断裂,尽管某A轮立即进行倒车并抛右锚,船首拖轮在船首左侧紧急顶推,但因两轮距离过近(拖缆断裂时,某A轮船首相距某T轮船尾据报不到20米),某A轮还是与正在作业的某T轮发生触碰,导致某A轮左前船首及某T轮右后尾部受损。
PART 2 | 原因分析 |
一 人 为 因 素
操 作 不 规 范
如受力不均、安全站位不合理,随意进入缆绳反弹的危险区域;
安 全 意 识 薄 弱
未佩戴必要的劳保防护用具、未及时调整缆绳、对危险标记和他人不安全行为视而不见;
沟 通 不 足
用车、舵、锚等设备配合不当;或驾驶台与船艏船艉之间、船舶与码头之间的带解缆配合不协调。
二 设 备 因 素
缆 绳 质 量 不 符 合 标 准
未列入持证目录或质量不明、使用年限过长未及时更新;
缆 绳 及 带 缆 装 置 缺 乏 适 当 维 护
不当存放/未进行遮盖而直接暴露在阳光下,加速老化、随意堆放,与油/油漆等物质接触,降低强度。
三 环 境 因 素
天 气 水 文
恶劣天气如强风、潮汐变化;台风、急涨潮加剧缆绳负荷,受力不均。
四 管 理 因 素
船 员 聘 用 把 关 不 严
航运公司在招聘船员时,未将船舶系、解缆绳操作要点和安全注意事项纳入考核;
船 员 安 全 操 作 培 训 不 到 位
船舶未有效组织相关培训,或培训流于形式,未针对操作注意事项进行详细讲解、实习船员缺乏带缆知识;
维 护 计 划 缺 失
仅靠目测,未定期检测缆绳强度;
应 急 预 案 不 完 善
未及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系泊方案。
PART 3 | 注意事项 |
0 1 、作 业 前 准 备
环 境 评 估
- 掌握港口潮汐、水流、风速及天气预报,避免在恶劣天气下作业。
- 确认码头水深、结构(如突堤/浮码头)与船舶吃水、尺寸匹配。
- 与码头方做好沟通,确认系泊位置和缆桩。
设 备 检 查
- 缆绳:检查磨损、腐蚀、断股。
- 系泊机械:绞车、导缆器、止缆器功能正常,润滑到位。
- 护舷:检查护舷是否完好,避免船体碰撞。
人 员 分 工
- 明确指挥链(通常由大副指挥),穿戴好相关安全装备,如安全帽、防滑鞋等。
- 预先规划缆绳数量和布局(首尾缆、倒缆、横缆组合)。
0 2 、系 泊 操 作 规 范
抛 缆 与 带 缆
- 使用撇缆枪或手抛缆时,确保落点远离人员。首尾缆优先固定,倒缆控制前后位移。
- 缆绳通过导缆孔时避免摩擦,使用角度应小于45°以减少磨损。
张 力 控 制
- 缆绳受力均匀,避免单根过紧,尼龙缆需预留弹性缓冲。
- 潮差大的港口可采用自动调节缆绳长度,或预留松弛段配合潮汐调整。
固 定 与 调 整
- 缆绳在系缆桩锁紧后止缆器及时固定。缆桩负载需低于安全负荷(通常标注于桩基)。
- 动态调整:船舶装卸货时重心变化,需及时检查并重新平衡缆绳张力。
0 3 、系 泊 期 间 监 控
定 期 巡 检
- 定期检查缆绳状态(特别是潮汐变化、暴雨大风时),注意摩擦发热或异常声响。在系泊完成后,应密切关注船只的位置和周围环境,及时调整系泊绳,防止船只漂移或碰撞。
- 夜间或能见度低时,增加检查频率并使用照明设备。
环 境 响 应
- 突遇大风:增加缆绳数量,必要时启动侧推器辅助。
- 冬季防冰:及时清除缆绳及甲板积冰,防止冻结导致断裂。
0 4 、应 急 处 理
断缆应对
- 立即通知驾驶台用车舵配合,启用备用缆绳。
- 若多根缆绳断裂,紧急联系拖轮协助稳船。